首页 体育 教育 财经 社会 娱乐 军事 国内 科技 互联网 房产 国际 女人 汽车 游戏

让少数民族同胞实现“一人就业,全家小康”llk宠物连连看

(来源:网站编辑 2021-09-19 02:19)
文章正文

让少数民族同胞实现“一人就业,llk宠物连连看全家小康”

晚上7点多,纺织厂哈尼族女工伍静与彝族丈夫司文明下班后回到家中,与在老家的儿子连上了视频通话。“最近爷爷身体怎么样,家里热不热,钱够用吗,爸妈不在身边,要照顾好家里”,句句叮嘱,4399红楼梦连连看穿过视频,传递到了远在两千多公里外的四川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

视频中伍静的老家并不是人们印象中农村破旧老屋的景象,水晶灯、液晶电视、沙发、旋转楼梯……一应俱全。伍静介绍,这栋三层楼的小洋房,价值97万,是田房村的第二栋别墅。谁能想到,几年前,他们住着的还是那用砖瓦堆砌起来的老房子,果蔬消消看墙体斑驳,设施简陋。改变伍静夫妻俩命运的是丁堰街道长期以来对少数民族同胞的关爱与扶持。

小村落里盖别墅

伍静的老家坐落在开远市灵泉办事处田房村,海拔3600米。经济贫瘠的小村落,务农是唯一获得经济收入的劳作方式。“那时候我们种玉米、土豆、番茄,养猪、牛、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忙时一天要工作20个小时,上古卷轴5元素之力效益好的时候也只不过两三万一年。”伍静回忆道。务农之人可谓靠天吃饭,辛辛苦苦忙一年,碰上个天灾,连化肥农药的钱都付不上。

不甘现状的伍静夫妻俩决定跳出大山,寻找致富之路。2012年,夫妻俩来到丁堰,成为常州一家纺织厂的纺纱工人,这一年,九艺游戏下载是他们走上小康生活的转折点。“刚开始学徒工资1200元一个月,转正后2500元,慢慢到现在有六七千一个月,我们很满足了。”伍静说。

日子越过越好。第一次来丁堰,伍静夫妻俩从公交转大巴,最后乘坐了38个小时的绿皮火车,硬座;现在来丁堰,他们从开远市坐大巴车到达昆明长水机场,再转飞机直达常州机场,全程耗时六七个小时。“从穷的啥都没有,到如今芝麻开花节节高。”去年,老家的别墅建成,光宴请就摆了96桌,看着拔地而起的小楼,伍静喜不自禁:“来丁堰工作来对了。”近几年来,在伍静的带动下,陆陆续续有300多名老乡来到这边纺织务工。

一人就业 全家奔小康

近年来,丁堰街道通过提供就业岗位“送饭碗”、打造创业项目“造饭碗”等形式,让少数民族同胞实现“一人就业,全家小康”。28岁的水族女工韦光领工作7年,添置了私家车,回老家建了新房,现在的生活让她有了充实的获得感。

常丰村是丁堰街道远近闻名的“水族村”,全村共有水族同胞400多名。水族妇女文化水平虽低,却个个练就了一手马尾绣的绝活儿。马尾绣被誉为刺绣中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丰村党总支副大大黄琴介绍,为了让水族妇女通过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常丰村创建了马尾绣创业基地,带领水族妇女从事马尾绣制作,成立以来已先后雇佣水族绣娘100余人次。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同胞一个都不能掉队。”丁堰街道宣传、统战委员符敏霞介绍,丁堰街道现有少数民族同胞近1000名,一直以来,街道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工作。企业招工鼓励优先少数民族同胞,组织各类就业培训,开展“大手拉小手 水汉一家亲”活动、水族女子讲堂、少数民族党史学习教育,成立少数民族娃娃活动室,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加大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一项项惠及少数民族利益的活动、政策,将党的温暖和政策春风吹向每一个少数民族群众。(戴雪燕)

(责编:赵竹青、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文章评论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